理解中央银行的智慧
理解中央银行的智慧
央行决定自6 月8 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经济超预期地持续下滑被认为是此次降息的主要原因。央行的降息,一方面体现了“把稳增长提高更重要的位置”的宏观基调;另一方面也算是回应各方利益主体的货币政策放松的要求。
中国的习惯一以贯之:无论是经济下行还是通货膨胀,央行往往都是第一被诟病的责任人。
要求降息的观点认为,企业部门...
5月21日(周一)中国证券报头版导读文章
货币政策无法将中国经济带出低谷
继4月份新增信贷(6818亿)远低于预期之后,5月份前两周信贷市场延续低迷,四大行前两周新增信贷几乎是零。
我相信,要求货币放松的呼声又会潮起。
可今天中国正在发生的是“债务紧缩需求”,与过去的日本和当下美欧经济去杠杆逻辑上完全一致。我去年年底曾说过,如果是正常的工商周期去存货,中国经济应该今年1季度末就可能迎来一个补库存的...
量宽与通胀的关系需要深化研究,几点不成熟的感悟。
从日本和近几年的美欧实践看,传递关系很大程度决定于经济主体的“表”,高杠杆根本上限制了货币的整体扩张。
从全球这几年看,美欧释放巨量流动性,主要在政府公债、大宗、股票和新兴市场来回转。
美欧去杠杆,银行从央行获取流动性后,大量以准备金返存央行,所以货币扩张不快,只是央行成倍扩表;
如果08年中国还存在加杠杆的空间,为全球提供主要货币扩张的动力...
降准无法改变“债务紧缩需求”
中央银行再度降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也无法改变“债务紧缩需求”的发生。
最近两日出炉的中国4月宏观数据略显揪心,从外贸到工业、投资和消费一片惨淡。内需不振拖累中国经济仍在下行趋势中运行。
我去年中期所下之结论“长期政策的拐点已经形成”,一语成谶。虽然文件表述上仍为积极财政政策和保在建续建等等,但诸多信息皆指向未来更可能实质性执...
宏观条件决定汇率弹性优先级高于资本项
最近的中国金融改革的聚光灯投向资本账户。
对内的利率、汇率改革和对外资本账户开放,究竟孰先孰后,次序的逻辑如何?
长期以来,学界普遍认为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进一步开放资本项目的前提。理论基础是蒙代尔的“不可能三角”,一个国家在固定汇率、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之间不可兼得。
而现实中,这个三角的三方都可能是以非完全、非绝对的状态而存在。各...
笔者年初时曾判断,油价的强劲难以持续(3月1号中证报约稿“油价强劲难以持续”),尽管自去年12月低点以来,油价在随后的3个月中一度飙升20%,但之后颓势毕现,未能再重演2008年重150美元/桶的一幕,近期更是连续跌破重要支撑,纽约盘轻质原油报价上周五跌破100美元大关,布伦特原油报价也跌破了113美元。
2011年12月以来,油价的劲升关键来自两个方面因素。
一是欧央行悄然推出两轮过万亿欧元规模的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
温州金融试验区获批和温总对于银行业赚钱容易的批评,无不透露出,中国决心对垄断部门的核心金融进行再次大的改革。
平均而言,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ROE)约为25%,资产回报率(ROA)在1%至1.6%之间。相比之下,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数据显示,过去10年中,资产规模在100亿美元以上的美国银行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2%,平均资产回报率为0.9%。甚至就连美国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2011年的净资产...
我感觉市场上下弥漫着“犬儒主义”的心态,从怀疑渐变成了“不信、不信、死活不信” 。过去一年,中国的宏观政策的取向其实在悄然发生了改变。经济中产生的内生收敛应该越来越变得可信。
因为我们看...
中国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艰难,虽有制度造成的股票市场的供给短缺和询价制的技术性缺陷,但是更深层次的问题则在于,A股从一开始就被设计成一个散户市场,蕴含着信托责任的股票经纪商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因此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应是培养全上券商承担起信托责任,给予券商自由配售权,同时促进养老金等各类长期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建立起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证券市场,从而提高新股发行的定价效率,减少资源错配的成本。故此中国新股发...
从债务的角度看美国经济,结论总是近乎悲观的。政府未来五十年的财政收支的路线图是前景暗淡。因为“二战”后婴儿潮一代人的退休于2011年正式启动,政府的医保和退休金计划开支预计进入大幅上升期。由此产生的未拨备的隐性负债高达114万亿美元。这些潜在的债务在未来五十年中会逐步演变成现实的债务。
自牙买加体系确立后至2007年之前, 美国虽然绝大部分时间都搞财政赤字,但是其财政收入和支出却从来没有真正拉开距离,年...
央行如预期再次下调了存准率。
这跟今年以来中国的信贷投放显著下降有关。今年1月份中国银行信贷投放不足7400亿,大幅低于市场分析员的预期,1月份社会融资总量同比大幅萎缩了46%。有信息表明,2月份头两周信贷投放依然低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前两周信贷投放才300亿。
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有助于提升货币乘数。
但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约束来自于75%的贷存比的红线。经过近年信贷的高速扩张,目前除了几家国有大...
1月份新增信贷大大低于市场预期,不到7400亿,之前市场分析员多预测1月份银行信贷能超万亿规模。
这一方面当然反映了宏观管理者的谨慎,央行不敢轻易放松信贷配给制,特别是1月份物价上涨的压力比预期顽固。
之前政府工作会强调今年首先要保在建续建项目,这更多体现了现任政府的意志,但中国的2011年底在建净投资规模仍高达35万亿人民币,这意味着今年的投资惯性很大,如果项目不做有效调整的话,基建投资的信贷需求仍将...
人民币大类资产的繁荣期的内外条件似乎在发生变化
过去十年的人民币资产的繁荣期的内外条件似乎正在发生变化。
过去十年的中国的外汇占款从1.78万亿上升至2011年底的25.35万亿,特别是过去五年(2007-2011)外汇占款增加了15万亿,年均增量3.1万亿人民币。
过去十年外汇占款的强劲增长既反映了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储蓄率不断上升;也反映了政府经济活动的扩张所致分配结构恶化,投资经济强化出口...
最新一期《 财经》 长文 理解中国宏观“经济的逻辑”
中国过去惯用的“宽财政、紧货币”宏观调控模式或将逐步转变为“收敛财政、灵活货币” 的政策组合。财政从扩张收敛至中性,货币政策结构调整的空间将被打开,自然地逐步释放资金供给和需求,经济将可能被成功导向软着陆
理解中国宏观经济的逻辑
刘煜辉/文
观察中国经济问题有很多视角,但核心是政府经济活动。甚至能以此明显区分不同时期政府的中国经济特征。
从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