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08年03月26日 00:21

紧缩从来就不是杀死通胀的武器

 

紧缩从来就不是杀死通胀的武器

 

导致近来中国股市暴跌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国外投行的突然转向,一致看空08年中国经济,国内投行随之附和,使得这一观点一时间成为市场主流。投资者情绪转向导致估值中枢的崩塌,一齐加入杀跌的行列。

08年中国经济一轮景气周期是否就此结束,中国当下的宏观面真如投资者想象的如此地悲观?

至少有三个迹象不太支持这一判断。

其一,资金流向并没有发生逆转;2008年1~2月份外汇储备激增1189...

阅读全文>>
2008年03月26日 00:21

紧缩从来就不是杀死通胀的武器

 

紧缩从来就不是杀死通胀的武器

 

导致近来中国股市暴跌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国外投行的突然转向,一致看空08年中国经济,国内投行随之附和,使得这一观点一时间成为市场主流。投资者情绪转向导致估值中枢的崩塌,一齐加入杀跌的行列。

08年中国经济一轮景气周期是否就此结束,中国当下的宏观面真如投资者想象的如此地悲观?

至少有三个迹象不太支持这一判断。

其一,资金流向并没有发生逆转;2008年1~2月份外汇储备激增1189...

阅读全文>>
2008年03月26日 00:21

紧缩从来就不是杀死通胀的武器

 

紧缩从来就不是杀死通胀的武器

 

导致近来中国股市暴跌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国外投行的突然转向,一致看空08年中国经济,国内投行随之附和,使得这一观点一时间成为市场主流。投资者情绪转向导致估值中枢的崩塌,一齐加入杀跌的行列。

08年中国经济一轮景气周期是否就此结束,中国当下的宏观面真如投资者想象的如此地悲观?

至少有三个迹象不太支持这一判断。

其一,资金流向并没有发生逆转;2008年1~2月份外汇储备激增1189...

阅读全文>>
2008年03月26日 00:21

紧缩从来就不是杀死通胀的武器

 

紧缩从来就不是杀死通胀的武器

 

导致近来中国股市暴跌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国外投行的突然转向,一致看空08年中国经济,国内投行随之附和,使得这一观点一时间成为市场主流。投资者情绪转向导致估值中枢的崩塌,一齐加入杀跌的行列。

08年中国经济一轮景气周期是否就此结束,中国当下的宏观面真如投资者想象的如此地悲观?

至少有三个迹象不太支持这一判断。

其一,资金流向并没有发生逆转;2008年1~2月份外汇储备激增1189...

阅读全文>>
2008年03月26日 00:21

紧缩从来就不是杀死通胀的武器

 

紧缩从来就不是杀死通胀的武器

 

导致近来中国股市暴跌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国外投行的突然转向,一致看空08年中国经济,国内投行随之附和,使得这一观点一时间成为市场主流。投资者情绪转向导致估值中枢的崩塌,一齐加入杀跌的行列。

08年中国经济一轮景气周期是否就此结束,中国当下的宏观面真如投资者想象的如此地悲观?

至少有三个迹象不太支持这一判断。

其一,资金流向并没有发生逆转;2008年1~2月份外汇储备激增1189...

阅读全文>>
2008年03月26日 00:21

紧缩从来就不是杀死通胀的武器

 

紧缩从来就不是杀死通胀的武器

 

导致近来中国股市暴跌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国外投行的突然转向,一致看空08年中国经济,国内投行随之附和,使得这一观点一时间成为市场主流。投资者情绪转向导致估值中枢的崩塌,一齐加入杀跌的行列。

08年中国经济一轮景气周期是否就此结束,中国当下的宏观面真如投资者想象的如此地悲观?

至少有三个迹象不太支持这一判断。

其一,资金流向并没有发生逆转;2008年1~2月份外汇储备激增1189...

阅读全文>>
2008年01月28日 02:52

08年股市最大的风险是牛市会否终结产生了重大分歧

 

08年股市最大的风险是牛市会否终结产生了重大分歧

股票估值与其说是一套理论,不如说是代表了一种市场的情绪。比如在一个资金充沛普遍乐观的牛市中,电力股很容易给出一个30倍PE,很少有人会提出异议。但是一旦市场情绪转向,投资者一下子可能就会变得非常“吝啬”, 15倍PE都觉得高。或许这个企业基本面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盈利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却被拉下了50%。这种市场情绪的转向对于当下在全球处于高估值水平的中国股市来讲...

阅读全文>>
2008年01月28日 02:52

08年股市最大的风险是牛市会否终结产生了重大分歧

 

08年股市最大的风险是牛市会否终结产生了重大分歧

股票估值与其说是一套理论,不如说是代表了一种市场的情绪。比如在一个资金充沛普遍乐观的牛市中,电力股很容易给出一个30倍PE,很少有人会提出异议。但是一旦市场情绪转向,投资者一下子可能就会变得非常“吝啬”, 15倍PE都觉得高。或许这个企业基本面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盈利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却被拉下了50%。这种市场情绪的转向对于当下在全球处于高估值水平的中国股市来讲...

阅读全文>>
2008年01月28日 02:52

08年股市最大的风险是牛市会否终结产生了重大分歧

 

08年股市最大的风险是牛市会否终结产生了重大分歧

股票估值与其说是一套理论,不如说是代表了一种市场的情绪。比如在一个资金充沛普遍乐观的牛市中,电力股很容易给出一个30倍PE,很少有人会提出异议。但是一旦市场情绪转向,投资者一下子可能就会变得非常“吝啬”, 15倍PE都觉得高。或许这个企业基本面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盈利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却被拉下了50%。这种市场情绪的转向对于当下在全球处于高估值水平的中国股市来讲...

阅读全文>>
2008年01月28日 02:52

08年股市最大的风险是牛市会否终结产生了重大分歧

 

08年股市最大的风险是牛市会否终结产生了重大分歧

股票估值与其说是一套理论,不如说是代表了一种市场的情绪。比如在一个资金充沛普遍乐观的牛市中,电力股很容易给出一个30倍PE,很少有人会提出异议。但是一旦市场情绪转向,投资者一下子可能就会变得非常“吝啬”, 15倍PE都觉得高。或许这个企业基本面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盈利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却被拉下了50%。这种市场情绪的转向对于当下在全球处于高估值水平的中国股市来讲...

阅读全文>>
2008年01月28日 02:52

08年股市最大的风险是牛市会否终结产生了重大分歧

 

08年股市最大的风险是牛市会否终结产生了重大分歧

股票估值与其说是一套理论,不如说是代表了一种市场的情绪。比如在一个资金充沛普遍乐观的牛市中,电力股很容易给出一个30倍PE,很少有人会提出异议。但是一旦市场情绪转向,投资者一下子可能就会变得非常“吝啬”, 15倍PE都觉得高。或许这个企业基本面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盈利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却被拉下了50%。这种市场情绪的转向对于当下在全球处于高估值水平的中国股市来讲...

阅读全文>>
2008年01月28日 02:52

08年股市最大的风险是牛市会否终结产生了重大分歧

 

08年股市最大的风险是牛市会否终结产生了重大分歧

股票估值与其说是一套理论,不如说是代表了一种市场的情绪。比如在一个资金充沛普遍乐观的牛市中,电力股很容易给出一个30倍PE,很少有人会提出异议。但是一旦市场情绪转向,投资者一下子可能就会变得非常“吝啬”, 15倍PE都觉得高。或许这个企业基本面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盈利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却被拉下了50%。这种市场情绪的转向对于当下在全球处于高估值水平的中国股市来讲...

阅读全文>>
2008年01月26日 03:00

谨防超调的紧缩将次贷风险演变为“滞胀”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100732 (13910430860)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中国经济评价中心 主任

刘煜辉/文

谨防超调的紧缩将次贷风险演变为“滞胀”

次按危机深化,其影响已经远远超出先前的预期。

对于08年的中国经济是利是弊,很大程度却取决于宏观当局的调控政策本身。

当下强攻投资和通胀的调控思路值得推敲:频繁动用紧缩的货币手段,加息、提升准备金率、定向票据、特别存款乃至行政的窗口指导迅速地抽干银行的流动...

阅读全文>>
2008年01月26日 03:00

谨防超调的紧缩将次贷风险演变为“滞胀”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100732 (13910430860)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中国经济评价中心 主任

刘煜辉/文

谨防超调的紧缩将次贷风险演变为“滞胀”

次按危机深化,其影响已经远远超出先前的预期。

对于08年的中国经济是利是弊,很大程度却取决于宏观当局的调控政策本身。

当下强攻投资和通胀的调控思路值得推敲:频繁动用紧缩的货币手段,加息、提升准备金率、定向票据、特别存款乃至行政的窗口指导迅速地抽干银行的流动...

阅读全文>>
2008年01月26日 03:00

谨防超调的紧缩将次贷风险演变为“滞胀”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100732 (13910430860)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中国经济评价中心 主任

刘煜辉/文

谨防超调的紧缩将次贷风险演变为“滞胀”

次按危机深化,其影响已经远远超出先前的预期。

对于08年的中国经济是利是弊,很大程度却取决于宏观当局的调控政策本身。

当下强攻投资和通胀的调控思路值得推敲:频繁动用紧缩的货币手段,加息、提升准备金率、定向票据、特别存款乃至行政的窗口指导迅速地抽干银行的流动...

阅读全文>>
2008年01月26日 03:00

谨防超调的紧缩将次贷风险演变为“滞胀”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100732 (13910430860)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中国经济评价中心 主任

刘煜辉/文

谨防超调的紧缩将次贷风险演变为“滞胀”

次按危机深化,其影响已经远远超出先前的预期。

对于08年的中国经济是利是弊,很大程度却取决于宏观当局的调控政策本身。

当下强攻投资和通胀的调控思路值得推敲:频繁动用紧缩的货币手段,加息、提升准备金率、定向票据、特别存款乃至行政的窗口指导迅速地抽干银行的流动...

阅读全文>>
2008年01月26日 03:00

谨防超调的紧缩将次贷风险演变为“滞胀”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100732 (13910430860)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中国经济评价中心 主任

刘煜辉/文

谨防超调的紧缩将次贷风险演变为“滞胀”

次按危机深化,其影响已经远远超出先前的预期。

对于08年的中国经济是利是弊,很大程度却取决于宏观当局的调控政策本身。

当下强攻投资和通胀的调控思路值得推敲:频繁动用紧缩的货币手段,加息、提升准备金率、定向票据、特别存款乃至行政的窗口指导迅速地抽干银行的流动...

阅读全文>>
2008年01月26日 03:00

谨防超调的紧缩将次贷风险演变为“滞胀”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100732 (13910430860)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中国经济评价中心 主任

刘煜辉/文

谨防超调的紧缩将次贷风险演变为“滞胀”

次按危机深化,其影响已经远远超出先前的预期。

对于08年的中国经济是利是弊,很大程度却取决于宏观当局的调控政策本身。

当下强攻投资和通胀的调控思路值得推敲:频繁动用紧缩的货币手段,加息、提升准备金率、定向票据、特别存款乃至行政的窗口指导迅速地抽干银行的流动...

阅读全文>>
2007年12月21日 00:05

宏观调控方向的选择:紧缩与结构性改革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100732 (13910430860@vip.163.com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中国经济评价中心 主任

刘煜辉/文

 

宏观调控方向的选择:紧缩与结构性改革

毫无疑问,2007年是中国经济备受通货膨胀和流动性过剩困扰的一年。

一言蔽之,当下中国最核心的经济问题就是投资消费关系的内部失衡所引致的国际收支顺差。中国的居民消费支出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7%下降到2006年的36%,而储蓄率2006年却...

阅读全文>>
2007年12月21日 00:05

宏观调控方向的选择:紧缩与结构性改革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100732 (13910430860@vip.163.com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中国经济评价中心 主任

刘煜辉/文

 

宏观调控方向的选择:紧缩与结构性改革

毫无疑问,2007年是中国经济备受通货膨胀和流动性过剩困扰的一年。

一言蔽之,当下中国最核心的经济问题就是投资消费关系的内部失衡所引致的国际收支顺差。中国的居民消费支出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7%下降到2006年的36%,而储蓄率2006年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