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国股市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转摘)

 

 

中国从来没有今天这样重要过。源起于中国可能停止刺激计划的担忧(市场传言8月份新增信贷骤降),而导致的中国股市的暴跌有可能把3月7号以来全球市场大反弹带入拐向。

繁荣时期全球需求增量中40%的贡献是中国因素,而现在全球增量的90%看中国。中国要是不干了,全球资金将找不到方向了。新兴市场的股市、商品市场中的资金或会夺路而逃,只能重回美元国债,算是帮盖特纳和伯南克解了围。

中国经济短期所面临的可能是一系列的多米勒骨牌效应。

股票趴了,楼市就得趴,开发商或将放弃投资,政府经济刺激的棒如果后面几个月房地产接不了(私人短期内是不会进实业的)。经济可能比预期要早的二次回头。

决策者能容忍吗?9个月前就应该想到这一切呀。既然知道货币刺激的药,吃上了就不容易断,当初何必多此一波动,消耗那么多财富呢?

中国如果现在就停下来,全力转向推进国内结构性改革。

从长期讲,当然是好事情。

但短期内肯定是阵痛,结构改革的短期效应就是收缩,因为资产价格掉下来,过剩的产能就要清洗,如果理顺价格和垄断改革没能做到同步的话,意味着资源税的成本或都会转嫁到中下游企业头上。

当然,如果加快打破垄断,真诚地对私人投资的开放,大力度培育中小私人企业(减税甚至短期内免税),加快国内居民、政府、企业以及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财富分配上的调整,挖掘国内需求,其产生正向效应会逐步减消甚至覆盖掉过剩产能清洗的痛苦。

阵痛的时间取决于政府的决心和勇气。但过了阵痛,中国迎来的很可能是类似美国1982~2007年长达25年的的股票、债券及地产市场大牛市。

短期内想让股市重新上去,很容易,重新开闸放水吧。但上去了又如何呢?下一次再掉下来还会是今天这个场景,在经济没出现新的财富模式前,市场规则应该是零和(非此即彼),而不是买入并持有。市场除了流动性,投资者的确没什么好留恋的。

话题:



0

推荐

刘煜辉

刘煜辉

1460篇文章 9年前更新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研究员,香港金融管理局客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等多所大学教授,博导。 其他社会任职包括: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农业银行风险管理顾问;南方基金宏观经济顾问;杭州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湘电股份等国企独立董事等;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30人成员。 近年主要研究多集中在宏观经济和国际经济方向,在《比较》、《世界经济》等国家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权威传媒《财经》、《新世纪》周刊特约撰稿人,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数十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青年经济学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