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加息是一个猜谜游戏

在中国,大家热衷于分析加息的几率,每当经济数据发布日临近时,各路分析师就开始参与其中,以证明其先见之明。

如果加息仅仅是决策者平压社会压力的一个手段时,那么加息就只是一个猜谜游戏。

连续加息,毫无疑问能将人民币资产泡沫刺破。要使房价跌下来,其实就存乎决策者的一念之间,很多事情就这么简单,不然全社会的投机者为什么都伸着脖子在看,等着所谓最后的靴子落地。

大家最怕的,往往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决策者没想好的是,破了以后,一系列的麻烦事如何收拾,他是没有下定这个决心。

所以投机者和决策者在心理博弈。

过去8年,中国的货币量涨了4倍,中国的高速工业化驱动着名义经济总量涨了2倍,高估的土地和房地产像海绵一样吸湿着溢出的货币量。

这期间美国的货币量才增加了多少?而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20%

现在海绵已经饱和。一旦海绵不再吸水,甚至往外一泻而出(资产价格的下行),人民币贬值将不可避免。

我曾经讲过,人民币何时现贬值趋势呢?当两类情况的发生时现在就行。

一是中国立即放开资本项管制,某种程度上讲,人民币被高估的同义词是人民币自由兑换 。我前段时间去香港,买了一个麦当劳的汉堡套餐花了22个港币,同样的套餐在大陆要买25.5元人民币,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已经折了20%以上。拜赐于人民币的非自由兑换和资本项管制,才托着目前这个名义价格。如果现在宣布放开国内居民和企业人民币换成外币去海外投资的限制,将现如何光景呢?谁会去花伦敦金融城周边高级公寓的价格去买下北京四环的普通商品住宅呢?大家都会做出理性选择。

第二种情况是,经济实现主动地有效减速,或者说是去掉实际汇率升值的“势”,因为人民币内在升值的压力本质上讲是经济的超高速增长,而减速意味着信贷需要严格地紧缩,长期利率要上抬以抑制投资的冲动,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财政需求,经济要忍受结构调整的阵痛期。

显然中国人难以主动做出以上的决断。

海绵今天已经饱和,不但不吸水,还可能对外渗水来冲击物价,这便是当下的通货膨胀。

我想决策者不可能不明白其中的逻辑。

他们已着手开始修正过往极宽的货币条件,回归稳健,但还是要防止出现泡沫的刚性破裂;他们选择的是“做实泡沫”的思路,中央提出了“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搭配。

稳健意味着2003年以来的货币口径的“宽严”尺度的不会逆转,简单说,未来的货币条件要能维系当前中国的金融深化水平(人民币资产的估值水平)。

财政政策属于供给疗法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在民生方向扩张供给,如大力推进公屋建设计划,大力推进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建设,来消除家庭的不安全感,提升他们的实际支付能力和收入,实质性扩大消费的能力;通过减税和减费(特别是减少企业上交的社保费用),推动私人部门和民营经济发展,扩大就业;通过对中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来增强其忍耐通胀的能力。

这是一条前人没有尝试过的路径。我不知道中国会不会成功。当年保罗沃尔克是大幅加息把通胀和泡沫打下去后,制造了一个小型衰退,然后才有里根的结构性供给疗法的功效的。

祝中国好运。

 

话题:



0

推荐

刘煜辉

刘煜辉

1460篇文章 9年前更新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研究员,香港金融管理局客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等多所大学教授,博导。 其他社会任职包括: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农业银行风险管理顾问;南方基金宏观经济顾问;杭州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湘电股份等国企独立董事等;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30人成员。 近年主要研究多集中在宏观经济和国际经济方向,在《比较》、《世界经济》等国家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权威传媒《财经》、《新世纪》周刊特约撰稿人,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数十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青年经济学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