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资产泡沫向纵深挺进
央行最新的会议可能是让经济学家失望的。
他们强调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维护金融体系健康稳定运行。从央行报告解读出的信息表明,他们更担心的是经济复苏出现反复,他们要防止是所谓的经济的二次探底。
基于这样的基调,近期不应再对货币紧缩抑制地产投机抱太大的希望,市场却为此注入了兴奋剂。京沪的楼市再现恐慌性买盘放量,一线城市的房价出现快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信心将会因为高房价而得以维持,国家新批准了数条高速铁路工程,大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热情正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江苏一下子要上11条城铁,重庆提出万亿投资规划,而湖北高达12万亿的投资规划更是堪称宏伟。
中国的资产泡沫开始向纵深挺进。
市场预期着央行会越来越朝着他们所期望的方向前进—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的升值。
普适的理论是建立以下这一平衡式的基础上的。
实际汇率的升值=名义汇率的调整+通胀的内外差异,这里所讲的是真实的通胀水平,当然也包括更广泛的资产泡沫。
从理论上讲,一国实际汇率的上升,要么通过名义汇率的升值来做平等式,如果没有从名义汇率上反映出来,它必定会表现为国内通胀的上升。而国内非贸易部门如房地产或者服务业价格的大幅上涨则是这种通胀表现的常态。这便是国际经济学著名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资产泡沫水深火热之中。
回归以上的平衡式,未来政策就有了两个可能的选项。
一是通过名义汇率调整(更准确地讲就是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来给国内的资产泡沫降温。
二是处理平衡式的左边,去掉实际汇率升值的“势”,通俗地讲,就是经济减速。
这是自然的理论推演。
减速意味着信贷需要严格地紧缩,长期利率要上抬以抑制投资的冲动,经济要忍受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对于习惯了“保增长”作为首要目标的政策决策者来说,这样的选项或比登天还难。所谓的“中国必须要保持相对高的增长速度才能保证就业的增长”,经常被用作拒绝经济减速的理由。
经济学家们不可能替代决策者来决策,我们所做的只能是猜想,决策者最可能的行事方式。
所有的迹象表明,政策选项一迟早会被抬出来的,但理论上的名义汇率和通胀之间的“跷跷板”效应却未必能如愿,我们更愿意相信这一政策目标的反面:即资产泡沫的进一步升级而至最终破裂。
经济学家不能不求甚解地看待“巴萨”。
“巴萨”的“跷跷板”效应能否见效,取决于当名义汇率升值以后,该经济体的既有结构是否足以支持贸易部门的资源如愿地向非贸易部门转移。
当下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在中国是缺失的。金融、主体运输(从公路网到铁路运输,从航空到远洋运输等)、电信、电力、传媒等等,受到“垄断”力量的控制,私人资本无法涉足或集聚。实际情况可能还远不于此,当下国有部门依托着“反危机”政策所凝聚的“要素资源和资本的空前优势”,大肆进入第二产业中攻城略地。
可以想见,汇率升值而致贸易部门挤出来的资金,将会只有两个去向,一是短时间内大量涌入虚拟,资产泡沫再进一步做大,二是向外走,这取决于外部经济和资产价格吸引力的增强和挣脱资本管制的成本大小。不管怎样,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泡沫的破灭。
破灭的道路有两条,一是现在就破灭,二是在破灭之前继续疯狂一把。选择现在回归理性(经济主动地减速),我们将会看到比现实更为美好的未来,再疯狂一把,我们的代价将是十年以上的衰退。
对于市场上那些嗜血如命的境内外投行和金融资本大鳄来讲,是多么渴望在中国“如火如荼”的资产泡沫上再淋上一瓢“汇率升值”的油,然后从“疲惫”的中国经济身上榨干最后一点精华再离开。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