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理解中国通胀的实现过程(不要转摘)

在中国,关于通胀的判断常常面临争论。但是论辩的双方往往是隔空放炮,有时说的都不是一个概念。多数人(包括货币当局)以CPI作为依据,有的则看信贷和投资,还有人关注资产价格的泡沫。经过始自07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从通胀到通缩的“过山车”之旅,我们逐步认识到,中国通胀的形态,或许跟它的经济结构一样复杂,从不同的层面判断能够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中国的居民的消费仅占中国全部经济活动的36%,但CPI仍被当作是中国通胀判断最为广泛接受的指标,因为它毕竟代表着中国家庭部门的价格感受,尽管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总是与实际生活的感觉有所出入。

经验证明,在中国只要能按住农产品价格不涨,CPI一般不会让政策层紧张。这是因为食品的权重高达34%,并且自1992年以来,这个结构就鲜有变动。

此外,中国的工业品出产价格(PPI )也很难向CPI传导。

面临市场和资源的双重约束是中国制造在全球经济格局的剪影。庞大的产能对着资源的瓶颈,使得企业部门(特别是中下游)成为价格最敏感的群体。

一方面是狭小的国内购买力容纳不下庞大的产能,政府主导型经济是投资的经济,而投资的经济必然逼着中国走上出口的经济。另一方面,跨国公司控制了全球的采购端,密如渔网的信息引擎,不搜索到边际成本最低的世界角落,是誓不罢休的,如此中国企业的成本因素很难外移,微笑曲线低端的中国制造,只能是受气包。

好在我们的禀赋还在,无限竞争的劳工市场使得工资增长始终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加速,所以工资成本/劳工效率这个比例一直在走低。加之中国也没有真正意义的工会,良好的劳动纪律使得中国工人不太可能获得与企业主和政府的谈判空间。

好在政府还控制着相当部分上游垄断资源,煤电油运水气涨得太厉害了,政府财政也帮忙扛一点,于是所谓双轨制依然盛行,关系近的企业能获得相对便宜的价格。

但政府的扛也是有限度,实在忍受不了,成本通胀也是要向外部传递的,但方式完全是被动的。不赚钱了,企业我就减产,当供给下降的速度超过需求下降的速度时,价格也是要涨的。

在中国,过多的货币在扭曲的要素价格体系中形成过剩产能,反转过来又成为压制最终产品价格的因素,于是乎企业利润薄了,钱就开始向实体经济以外走,资产价格通胀就开始出现, 这个因素累积到一定阶段,再向实体经济传递。

所以你看到,房地产和土地等资产价格暴涨,使得城市生活成本和商务成本的迅速上升,于是工业部门也就开始产生加薪的预期;而工业部门的工资提高对农业部门的工资传递效应非常明显,国内农业部门产出越来越受到工业部门的工人工资所决定,加之美元泛滥所引致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暴涨直接推升了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生产成本推动下的农产品价格走高是能够看到的;价格传递的最后阶段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和地价的上升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等各种红利的消退倒逼反推贸易部门制成品价格开始上涨。这便是中国所谓结构性物价上升的逻辑主线。

你如果不能全局性地俯视整个过程,站在任何一个阶段,你对中国通胀的判断都可能是模糊的。

话题:



0

推荐

刘煜辉

刘煜辉

1460篇文章 9年前更新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研究员,香港金融管理局客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等多所大学教授,博导。 其他社会任职包括: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农业银行风险管理顾问;南方基金宏观经济顾问;杭州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湘电股份等国企独立董事等;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30人成员。 近年主要研究多集中在宏观经济和国际经济方向,在《比较》、《世界经济》等国家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权威传媒《财经》、《新世纪》周刊特约撰稿人,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数十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青年经济学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