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年是钱往银行外跑,明年上半年或是钱往银行跑 避险 大家都躲在银行间不敢出去; 明年上半年大量地产信托集中到期,还有5000家小贷不知道套了多少实体资金在里面,庞大政府债务的到期,萧条或是大概率的,银行行为谨慎而惜贷; 高等级债收益率有下行空间;但信用利差可能还有扩大 央行将不断降存准缓解绷紧的债务链

  

财政收敛是中国经济成功转型的逻辑起点

尽管有信息传出,明年的财政预算会制定一个比今年略小的赤字规模(8000亿), 但关键还是看执行。比如今年原定预算9000亿赤字,但最后执行下来或会是3000-4000亿财政盈余。日前财政部召开全国财政预算执行工作视频会议,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表示,在安排的支出中,后两月约支出2.2万亿元。也就是说,今年最后将按照制定的预算支出(10万亿)执行下来,而不是按照预算赤字(9000亿)来执行。根据刚公布的数据,11月份,全国财政支出1.14万亿元,预计12月份财政支出规模也就在1.1万亿左右。如此,今年将实现3700亿的盈余,而不是赤字。一般来讲,按照中国政府财政支出的规律,一年中40%的政府开支集中在最后一个季度,而20%集中在最后一个月,今年这两个比例都将显著低近10个百分点。这应该是一个明显的财政收敛的状态。

另外,财政预算在中国只代表着政府的部分经济活动,即表内的活动;而中国政府更主要的经济活动实际一直是在表外进行的,即投资。

 看看铁道部投资瘦身计划,你就可以判断未来中国财政政策的松紧。

中国十二五期间的铁路建设规划,每年投资规模从8000亿人民币下调至5000亿人民币,甚至不排除再行降速或放缓铁路发展的可能。明年保障房建设规模(700万套)将比今年出现显著的收缩,同时万亿水利投资规划都有可能面临现实调整。

判断未来中国宏观政策的方向,需要综合中国政府的表内和表外的活动的变化。根据我的经济观察,中国的长期政策拐点其实早在6月就发生了,甚至更早 。即财政从扩张转向收敛。因为在过去10个月中,中国的实际在建总规模增速(经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调整后)已经从去年底的22.64%下降至今年10月份的12.53%,下滑了10个百分点。

中国确立了明年压制地产不动摇的方向,也是财政收缩的信号。过去九年的房地产繁荣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政府的融资机制。因为财政支出是扩张的,政府有很大的融资需求的压力。于是一个机制被赋予重任:住房货币化,当土地资本化以后,政府成了唯一的地主。经济之所以被牵引到房地产支柱上,根本的动因还是财政。

一则是因为所谓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这个钱最终还是来自于银行,开发商从银行获得贷款来参与土地的竞拍。但更关键的是地根对于银根的撬动。地方政府很聪明,知道用调控住宅供地量来抬楼市价格,但整体上供地却是大幅增长的(每年住宅供地量只占全部供地量的30%)。于是楼价撬动了整体地价估值水平,然后招商引资撬动银根(这里不能机械地理解地方招商中出现的“零地价”,那个只不过是政府对于投资方的价值让渡来引致投资,因为对于银行来讲,地价还是市场地价),支撑投资的扩张。这是逻辑主线。所以土地供给是中国投资形成的重要条件,类似于地方政府的资本金。从这个意义上讲,地方政府实际上也是投资方,只不过它所得到的并非利润,而是财政收入、就业、GDP以及日后的政治晋升。

中国的下一任政府很可能会回归一种中性和偏紧的财政状态。鉴于中国的货币扩张机制极强的内生性,政府引致的投资活动是货币创生的主体,故此随着财政收敛,中国大概率将逐步回归正常的严谨的货币条件,从而消除通货膨胀的逻辑基础,恢复储蓄型经济的特征。

中国当前的宏观政策所确立的基本方向为经济走向成功转型构建了坚实的逻辑起点,当然还有更多更积极进取的改革需要跟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中求进”的定调。如果“稳”可理解为财政支出的收敛,而“进”则体现为明确提出要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实质性地扶持私人部门经济的发展,培育企业家精神,提升就业的结构。为此,财政需要为信贷资金更多流向中小企业提供风险补贴;需要实行对中小企业有利的特别优惠条款:对大部分中小企业免征营业税、提高营业税起征点;提高中小企业设备折旧率等。而政府经济活动减弱和财政需求的下降,为中国未来的大规模结构性减税提供了可能。

实现这一目标要求中国政府目前的支出结构需要从基建大幅转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保障房,使政府进一步向公共财政转化,这四项目前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才只有34%,相较发达国家还有很显著的提升空间。比如医疗开支在一个10万亿财政支出结构中规模才有5000多亿,中国的药价又如何可能降得下来呢?中国需要考虑国有资产私有化政策来弥补养老金和医保账户的巨大缺口。

这些对于宏观结构来讲最终就是一个方向,让收入重新尽快从企业和国有部门手中回到家庭,逆转家庭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持续下降的态势。

   

话题:



0

推荐

刘煜辉

刘煜辉

1460篇文章 9年前更新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研究员,香港金融管理局客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等多所大学教授,博导。 其他社会任职包括: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农业银行风险管理顾问;南方基金宏观经济顾问;杭州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湘电股份等国企独立董事等;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30人成员。 近年主要研究多集中在宏观经济和国际经济方向,在《比较》、《世界经济》等国家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权威传媒《财经》、《新世纪》周刊特约撰稿人,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数十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青年经济学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