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货币之谜
信用货币经济中,货币的起源是什么?中央银行的负债。
逻辑上讲,央行本就是先有资产业务、然后才发生基础货币投放的负债业务。换言之,商业银行只有与央行进行资产业务才能换取经济中的一般等价物“通货和准备金”。
这是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货币的唯一方式。
商业银行与经济主体发生了信用关系。对经济主体来讲,建立了债务。如果该经济主体要进行投资(资产购买)或消费,就会需要商业银行从央行获取一般等价...
再论“货币之谜”
2012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M2)余额为97.42万亿元,M2与名义GDP的比值达到188%。
M2存量这么大,使得中央银行一直被“货币超发”的概念所困扰。
M2毕竟只是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而非最终目标。判断货币是否超发,还要看最终目标,即价格水平是否偏离了实体经济面。
如何衡量价格?选择什么样的价格来衡量货币适量?随着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问题逐步显现,...
刘煜辉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研究员,香港金融管理局客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等多所大学教授,博导。 其他社会任职包括: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农业银行风险管理顾问;南方基金宏观经济顾问;杭州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湘电股份等国企独立董事等;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30人成员。 近年主要研究多集中在宏观经济和国际经济方向,在《比较》、《世界经济》等国家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权威传媒《财经》、《新世纪》周刊特约撰稿人,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数十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青年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