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货币真那么痛苦吗?
中国收货币真那么痛苦吗?
中国治通胀为什么要收货币?很多人疑惑,收货币能把老百姓关心的菜价肉价摁下去吗?
直接看上去,两者好像没有多少联系。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看看中国从货币到物价通胀的传递逻辑:
货币-资产泡沫-物价
可以看到这中间隔着个资产,是资产吸纳了大量多余的货币,然后开始向物价的各个领域扩散。
土地、地产价格的飙涨直接推动人工涨,特别是蓝领工人的工资涨,经济学概念叫“生存线压力”...
中国收货币真那么痛苦吗?
中国治通胀为什么要收货币?很多人疑惑,收货币能把老百姓关心的菜价肉价摁下去吗?
直接看上去,两者好像没有多少联系。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看看中国从货币到物价通胀的传递逻辑:
货币-资产泡沫-物价
可以看到这中间隔着个资产,是资产吸纳了大量多余的货币,然后开始向物价的各个领域扩散。
土地、地产价格的飙涨直接推动人工涨,特别是蓝领工人的工资涨,经济学概念叫“生存线压力”...
中国收货币真那么痛苦吗?
中国治通胀为什么要收货币?很多人疑惑,收货币能把老百姓关心的菜价肉价摁下去吗?
直接看上去,两者好像没有多少联系。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看看中国从货币到物价通胀的传递逻辑:
货币-资产泡沫-物价
可以看到这中间隔着个资产,是资产吸纳了大量多余的货币,然后开始向物价的各个领域扩散。
土地、地产价格的飙涨直接推动人工涨,特别是蓝领工人的工资涨,经济学概念叫“生存线压力”...
中国收货币真那么痛苦吗?
中国治通胀为什么要收货币?很多人疑惑,收货币能把老百姓关心的菜价肉价摁下去吗?
直接看上去,两者好像没有多少联系。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看看中国从货币到物价通胀的传递逻辑:
货币-资产泡沫-物价
可以看到这中间隔着个资产,是资产吸纳了大量多余的货币,然后开始向物价的各个领域扩散。
土地、地产价格的飙涨直接推动人工涨,特别是蓝领工人的工资涨,经济学概念叫“生存线压力”...
中国收货币真那么痛苦吗?
中国治通胀为什么要收货币?很多人疑惑,收货币能把老百姓关心的菜价肉价摁下去吗?
直接看上去,两者好像没有多少联系。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看看中国从货币到物价通胀的传递逻辑:
货币-资产泡沫-物价
可以看到这中间隔着个资产,是资产吸纳了大量多余的货币,然后开始向物价的各个领域扩散。
土地、地产价格的飙涨直接推动人工涨,特别是蓝领工人的工资涨,经济学概念叫“生存线压力”...
中国收货币真那么痛苦吗?
中国治通胀为什么要收货币?很多人疑惑,收货币能把老百姓关心的菜价肉价摁下去吗?
直接看上去,两者好像没有多少联系。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看看中国从货币到物价通胀的传递逻辑:
货币-资产泡沫-物价
可以看到这中间隔着个资产,是资产吸纳了大量多余的货币,然后开始向物价的各个领域扩散。
土地、地产价格的飙涨直接推动人工涨,特别是蓝领工人的工资涨,经济学概念叫“生存线压力”...
中国收货币真那么痛苦吗?
中国治通胀为什么要收货币?很多人疑惑,收货币能把老百姓关心的菜价肉价摁下去吗?
直接看上去,两者好像没有多少联系。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看看中国从货币到物价通胀的传递逻辑:
货币-资产泡沫-物价
可以看到这中间隔着个资产,是资产吸纳了大量多余的货币,然后开始向物价的各个领域扩散。
土地、地产价格的飙涨直接推动人工涨,特别是蓝领工人的工资涨,经济学概念叫“生存线压力”...
中国式通胀已成为长期压力
中国10月份的官方CPI数据公布为4.4%,大大超乎市场预期。从构成看是这样的。翘尾1.3%,新涨价是3.1% ,而9月份是2.4%,新涨价出预期是cpi超标的关键。
估计11月份、12月CPI会有所回落,因为11月份翘尾降至0.8%, 12月份翘尾降至0。
明年上半年物价数据压力会很大,因为翘尾在 1.7%~2.5%之间如果新涨价保持3%的强势,明年上半年多数月份CPI会在5%以上。
这就是为什么最近宏观部门不断有声...
中国式通胀已成为长期压力
中国10月份的官方CPI数据公布为4.4%,大大超乎市场预期。从构成看是这样的。翘尾1.3%,新涨价是3.1% ,而9月份是2.4%,新涨价出预期是cpi超标的关键。
估计11月份、12月CPI会有所回落,因为11月份翘尾降至0.8%, 12月份翘尾降至0。
明年上半年物价数据压力会很大,因为翘尾在 1.7%~2.5%之间如果新涨价保持3%的强势,明年上半年多数月份CPI会在5%以上。
这就是为什么最近宏观部门不断有声...
中国式通胀已成为长期压力
中国10月份的官方CPI数据公布为4.4%,大大超乎市场预期。从构成看是这样的。翘尾1.3%,新涨价是3.1% ,而9月份是2.4%,新涨价出预期是cpi超标的关键。
估计11月份、12月CPI会有所回落,因为11月份翘尾降至0.8%, 12月份翘尾降至0。
明年上半年物价数据压力会很大,因为翘尾在 1.7%~2.5%之间如果新涨价保持3%的强势,明年上半年多数月份CPI会在5%以上。
这就是为什么最近宏观部门不断有声...
中国式通胀已成为长期压力
中国10月份的官方CPI数据公布为4.4%,大大超乎市场预期。从构成看是这样的。翘尾1.3%,新涨价是3.1% ,而9月份是2.4%,新涨价出预期是cpi超标的关键。
估计11月份、12月CPI会有所回落,因为11月份翘尾降至0.8%, 12月份翘尾降至0。
明年上半年物价数据压力会很大,因为翘尾在 1.7%~2.5%之间如果新涨价保持3%的强势,明年上半年多数月份CPI会在5%以上。
这就是为什么最近宏观部门不断有声...
中国式通胀已成为长期压力
中国10月份的官方CPI数据公布为4.4%,大大超乎市场预期。从构成看是这样的。翘尾1.3%,新涨价是3.1% ,而9月份是2.4%,新涨价出预期是cpi超标的关键。
估计11月份、12月CPI会有所回落,因为11月份翘尾降至0.8%, 12月份翘尾降至0。
明年上半年物价数据压力会很大,因为翘尾在 1.7%~2.5%之间如果新涨价保持3%的强势,明年上半年多数月份CPI会在5%以上。
这就是为什么最近宏观部门不断有声...
中国式通胀已成为长期压力
中国10月份的官方CPI数据公布为4.4%,大大超乎市场预期。从构成看是这样的。翘尾1.3%,新涨价是3.1% ,而9月份是2.4%,新涨价出预期是cpi超标的关键。
估计11月份、12月CPI会有所回落,因为11月份翘尾降至0.8%, 12月份翘尾降至0。
明年上半年物价数据压力会很大,因为翘尾在 1.7%~2.5%之间如果新涨价保持3%的强势,明年上半年多数月份CPI会在5%以上。
这就是为什么最近宏观部门不断有声...
周小川心中的“池子”是准备金
周小川行长“池子关热钱”的讲法引发很多猜想。我仔细看了一下周行长表述的原文“短期投机资金进来了,我希望把它放在一个池子里,而不是放到整个中国的经济中去。等它需撤退时,将其从池子里放出,让它走。这样能在宏观上减少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
周行长心中的这个“池子”是什么呢?
央行11月10日晚宣布的“从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周小川心中的“池子”是准备金
周小川行长“池子关热钱”的讲法引发很多猜想。我仔细看了一下周行长表述的原文“短期投机资金进来了,我希望把它放在一个池子里,而不是放到整个中国的经济中去。等它需撤退时,将其从池子里放出,让它走。这样能在宏观上减少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
周行长心中的这个“池子”是什么呢?
央行11月10日晚宣布的“从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周小川心中的“池子”是准备金
周小川行长“池子关热钱”的讲法引发很多猜想。我仔细看了一下周行长表述的原文“短期投机资金进来了,我希望把它放在一个池子里,而不是放到整个中国的经济中去。等它需撤退时,将其从池子里放出,让它走。这样能在宏观上减少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
周行长心中的这个“池子”是什么呢?
央行11月10日晚宣布的“从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周小川心中的“池子”是准备金
周小川行长“池子关热钱”的讲法引发很多猜想。我仔细看了一下周行长表述的原文“短期投机资金进来了,我希望把它放在一个池子里,而不是放到整个中国的经济中去。等它需撤退时,将其从池子里放出,让它走。这样能在宏观上减少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
周行长心中的这个“池子”是什么呢?
央行11月10日晚宣布的“从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周小川心中的“池子”是准备金
周小川行长“池子关热钱”的讲法引发很多猜想。我仔细看了一下周行长表述的原文“短期投机资金进来了,我希望把它放在一个池子里,而不是放到整个中国的经济中去。等它需撤退时,将其从池子里放出,让它走。这样能在宏观上减少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
周行长心中的这个“池子”是什么呢?
央行11月10日晚宣布的“从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周小川心中的“池子”是准备金
周小川行长“池子关热钱”的讲法引发很多猜想。我仔细看了一下周行长表述的原文“短期投机资金进来了,我希望把它放在一个池子里,而不是放到整个中国的经济中去。等它需撤退时,将其从池子里放出,让它走。这样能在宏观上减少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
周行长心中的这个“池子”是什么呢?
央行11月10日晚宣布的“从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唯有主动减速方能应对量化宽松(QE2)
量化宽松政策,其实就是通过印钞票来增加流动性。美联储在第一轮量化宽松(Q E1)中,由2007年6月的8993亿美元上升到目前的23131亿美元,两年多时间增长了2.57倍,此举稳定住了金融市场,但没能救活就业,所以美联储于11月3日晚要宣布再度量化宽松(所谓QE2)的规模,全世界都屏住呼吸,心情复杂地等待着结果。市场估计其规模在5000亿至1.5万亿美元之间。谁也不知道美国到底要放出多少...
唯有主动减速方能应对量化宽松(QE2)
量化宽松政策,其实就是通过印钞票来增加流动性。美联储在第一轮量化宽松(Q E1)中,由2007年6月的8993亿美元上升到目前的23131亿美元,两年多时间增长了2.57倍,此举稳定住了金融市场,但没能救活就业,所以美联储于11月3日晚要宣布再度量化宽松(所谓QE2)的规模,全世界都屏住呼吸,心情复杂地等待着结果。市场估计其规模在5000亿至1.5万亿美元之间。谁也不知道美国到底要放出多少...